打車軟件崛起了,代駕公司不行了
目前長沙20家登記在案的代駕公司中,處在非開業(yè)正常狀態(tài)的有8家,比例高達40%。
■漫畫/陳琮元
■記者 朱蓉 實習生 彭倩莉
打車軟件風生水起,滴滴、神州、優(yōu)步三大金剛同場競技尚未分出輸贏來,卻讓兄弟行業(yè)的代駕公司面臨不小的尷尬。
不方便開車的時候,是打車還是找代駕?當打車軟件慢慢將觸角伸向代駕,專業(yè)代駕公司的生存空間已逐漸萎縮。三湘都市報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長沙登記在案的代駕公司共有20家,然而“電話無法接通”、“電話已停機”成為它們中的一些公司留給消費者最后的聲音。
【記者體驗】代駕司機一天難接兩單
“一般來說,代駕高峰期就兩撥,8點是晚飯檔,凌晨1點是夜宵檔!痹诖{行業(yè)里算是老師傅的曹先生對記者說,以前生意好時一天賺個200到300元左右,現(xiàn)在行情不好了,每天能接到的客單有限,有時不到兩單生意。
曹先生說,自從喜歡燒錢的打車軟件進入長沙市場,受到擠壓的不僅是出租車行業(yè),還有代駕公司。
與代駕公司的師傅“有點清閑”相比,注冊了打車軟件的司機似乎要忙碌不少。從6月24日至6月30日的一周內,記者分別使用三種打車軟件叫車,前來接單的司機師傅均向記者表示,月收入挺不錯。其中一名兼職司機表示,逢打車軟件促銷時生意都爆棚,他是“專門從單位請假出來跑車”的。
記者注意到,在目前已進入長沙市場的3家打車軟件公司中,滴滴打車已開始招募代駕司機。神州租車的網站上,也已發(fā)布了“短租代駕”業(yè)務。優(yōu)步雖然尚未推出此類服務,但在國際市場上,該軟件同樣具備此項服務。
乘客說:
7月7日,在松桂園某高端酒店大堂,記者隨機采訪了經常因公務免不了“喝點酒”的田先生。他表示,用打車軟件叫車挺方便,車牌號碼、司機電話和聯(lián)系方式都有,感覺用起來比代駕更省心!按{是把車交到陌生人手里,還是多少有點不放心!
【市場調查】長沙代駕公司二成倒閉
7月8日,記者通過湖南法人基礎信息庫以“代駕”為關鍵詞進行查詢得出,目前全長沙登記在冊的代駕公司共計20家。其中,注冊時間最早的是2004年便已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的文明代駕服務有限公司,而最近一家登記的是景鑫文明汽車代駕服務有限公司,注冊時間為2013年12月。
從這20家代駕公司的登記注冊時間可以看到,2011年是代駕公司注冊的高峰時期,在這一年共有13家代駕公司進行了工商登記。不過,7月1日,當記者按網絡查到的公司留下的代駕聯(lián)系電話嘗試聯(lián)系時,注冊時間較早的文明代駕聯(lián)系電話已是空號,九厚代駕電話長時間無人接聽,而一名汽車代駕的聯(lián)系電話則已欠費停機。
隨后,記者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業(yè)信息查詢系統(tǒng)中對20家長沙注冊的代駕公司進行檢索。結果顯示,20家登記在案的代駕公司中,處在非開業(yè)正常狀態(tài)的有8家,比例高達40%。這其中,4家公司為注銷狀態(tài),比例為20%。也就是說,目前長沙正常營業(yè)的代駕公司僅六成,而且日子并不好過。
業(yè)內說:
“早期的代駕公司基本都沒有做起來,就因為有段時間負面和質疑不斷,讓消費者有了心理陰影,生意難做。”一名曾參與過代駕公司管理工作的業(yè)內人士如是說,自長沙有了代駕公司以來,20%以上的公司都已“被拍死在了沙灘上”。
新興
互聯(lián)網概念代駕開始招兼職
除了依靠入場酒店、飯店、KTV等場所尋找生意來源,以電話為消費者主要下單工具的傳統(tǒng)代駕公司也在尋求新的生存方式。在湖南市場上,也出現(xiàn)了類似打車軟件的代駕軟件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e代駕和愛代駕均已進入長沙市場。
代駕軟件顯示,e代駕在7點至22點前收費為39元,22時至次日7時收費為59元,代駕路程為10公里以內,每超過5公里加收20元;而愛代駕同一時段的起步價則分別為38元和58元,同樣每超過5公里加收20元。
隱憂
司機對安全、回報都有顧慮
一名兩周前參與過e代駕公司招聘的長沙市民表示,“登記身份證號碼及相關信息、檢查駕駛證,本市戶口繳納500元保證金,外地戶口繳納1000元保證金,經過簡單的倒車入庫測試后便可上崗了!
據他介紹,在向公司繳納的500元中,200元被用于購買公司統(tǒng)一的服裝、代駕工具包和保鮮膜。而剩余的300元,則成為押金——兼職代駕師傅每成功一單,代駕公司提取10%的費用作為公司收入,但因為代駕為現(xiàn)金結算,不能通過APP實現(xiàn)線上支付,所以需要繳納押金,確保公司“有錢可扣”。
在該市民參與的招聘中,有五六人在面試尚未結束便選擇了離開!肮緦λ緳C的安全并沒有保障,只有接到遠途單,才有可能真正掙到錢!痹撌忻裾f。
代駕收入
很“雞肋”
記者算了一筆簡單賬,如果夜里10點,從五一商圈司門口代駕前往星沙通程商業(yè)廣場,里程數(shù)約為16.6公里,代駕師傅可收到代駕費為58元(起步價)+40元(5公里×2)即98元。
但是,看起來還不錯的收入遭到了代駕師傅的吐槽。曹師傅說,這100元錢是22點以后了,公交車都沒有,如果我家住侯家塘,要怎么回去呢?“難道真像公司宣傳片里說的那樣,用折疊單車或者滑板車這類的交通工具嗎?”另有一名做過代駕的師傅稱,自己曾有一次將客人送到地處偏遠的小區(qū),雖然時間不算晚,但等了40分鐘才等到公交車。
于是,代駕看起來還不錯的收入在司機師傅的眼中,也變得有些雞肋了。
細分市場被覆蓋
信任有待加持
在一家代駕公司的宣傳片內,西裝革履的代駕師傅在將客人的車送到家后,悠然從客戶的后備箱內取出了自己的折疊滑板,帥氣地離去。
然而,這大約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。想象一下,一名人到中年的大叔踩著滑板從你身邊呼嘯而過,且不論交通安全問題,這畫面用網絡流行語來描述,那“一定是打開方式不對”了。
在國外,優(yōu)步如何賺錢?為消費者提供洗車、買車、代駕等汽車行業(yè)一條龍服務是方向。可以預見的是,滴滴和神州也有意向此方向發(fā)展。當打車軟件用低價和迅速響應的服務獲取了潛在客群消費大數(shù)據,給代駕公司留下的路似乎已經不寬。
再者,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并未上升到全新高度的社會,如何讓消費者放心將愛車完全交付到一個陌生人手里實在是個難題。交通事故、汽車刮擦甚至是“趁著消費者酒醉,把車開跑了”之類的情況,只要發(fā)生其一,消費者如何應對、如何劃分責任,都是懸而未決的難題。
連神州專車的司機都需要提供房產做信用擔保,只登記身份證號碼和駕駛證的代駕公司又如何應對此類風險?
畢竟,滑板鞋或折疊單車的幾個輪子,不是哪吒的風火輪;一張身份證也無法有效解決可能發(fā)生的種種糾紛。
代駕行業(yè)要在挑戰(zhàn)重重的當下獲得發(fā)展,如何在眼看即將被覆蓋的市場范圍中迅速突圍,快速培養(yǎng)消費者的消費習慣,更要為司機與乘客的后顧之憂提供解決方案,都是當務之急。